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主席冯育勤表示,部分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主要表现在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弱于市场预期;以及上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3%,“这主要是欧债危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房地产市场疲弱造成的”。
但是他也指出,上半年的出口和投资需求均有所反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较小。与此同时,由于通胀压力走弱,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增大,加上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企稳有望。
报告着重对今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情况进行了分析。最新数据显示,1~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而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1~7月实际使用外资666.7亿美元,同比下降3.6%。
针对“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不同表现,冯育勤分析说,通过观察资金流向与结构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及利用外资均出现了新趋势。“例如对外投资方面,中国对欧美国家直接投资力度加大,反映出中国企业对欧美技术和市场的渴望;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遍布34个国家,美加是投资金额最大的国家;另外,在工业行业中,欧盟成员国是吸引中国企业投资金额最大的区域,交易总额13亿多美元,占该行业交易总额的78%。”
冯育勤还指出,今年以来,由专业投资机构设立基金,帮助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也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新模式。
在利用外资方面,尽管实际金额有所下降,但报告显示,今年以来,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地区对中国内地的投资仍呈上升趋势。美洲尤其北美洲是紧随亚洲之后对华并购的第二大经济体。具体到行业,金融服务成为吸引外资金额最多的行业。
冯育勤认为,当前外资资金结构仍然在向产业优化的方向发展。“因为吸引外资的目的在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增强市场发展潜力,从而助力整体经济发展。”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势,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研究总监彭亚利表示,纵观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出现“硬着陆”,对通货紧缩也不必过分担忧。种种迹象表明,稳增长措施已经开始发力,预计随着政策滞后效应的逐步释放、外部经济形势的逐渐明朗,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速有望企稳。但由于外需低迷和内部结构性问题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的反弹速度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8%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