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哲谈到,在今年的“双十一”电商大战中,一些服装品牌的网上销售量很大,但销量主要是靠价格撬动的,很多商品是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去库存化特征明显。服装市场终端销售提价乏力,规模扩张模式阻碍了服装品牌价值的提升。纺织服装企业多年来以“渠道为王”,即仅仅依靠渠道扩张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未来企业应该把提升产品与细分市场作为发展的重点。
孙瑞哲指出,纺织业阵痛过后必有蜕变。未来要素资源将日益凸显的稀缺性,更需要中国纺织业从业者仔细考量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与效率,立足于由“投资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为发展寻求新的内生动力支持与核心竞争优势支撑。他认为,现在所面临的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以资源为王的科技革命,以新的技术、新的资源开发利用、节能环保技术为鲜明符号的循环经济将成为信息技术之后最有价值的科技资源。
关于面对新旧商业模式下的纺织企业如何寻求发展机遇问题,孙瑞哲认为,传统模式和现代网络模式不应该仅仅比销售速度,而更应将实现价值放在首位,这也是衡量好的商业模式的重要标准。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谈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这预示着我国将形成数量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中国纺织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纺织业必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力,构建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新体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创新管理、节约资源、循环经济来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谈到,今年中国服装行业和整个中国制造业一样,都面临很大的发展困难,出口、内销增速回落非常明显。今年服装行业的库存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个别媒体对库存问题的报道有夸大和渲染的成分。但是中国服装业今年面临的问题,也给我们对过去30年来的发展方式带来了反思。随着国内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产业发展所依托的比较优势的改变,服装行业的确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中国服装业要急迫转变发展方式,要通过创新,通过内生动力的挖掘来构建新的优势。因此,行业面临困难时的应变成了加快转型升级的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