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5年博雅大学堂于5月29日开课。主持人: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蒋浩,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剑锋致辞,并做《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与证据运用》的讲座,所有授课教授均参与了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是核心工作组成员。
5月29日下午北大教授肖建国《民事诉讼法解释专题解读及执行程序疑难问题》讲座结束后,赵丽娜律师从北大法律出版社举办的晚宴分身,与重庆著名刑辩律师陈仁林、上海著名风控律师李旭、北京著名律师谭淼陕西律师田梅交流律师业务,更宽的视角带来更多更全的信息。参加重庆陈仁林律师(图片三)邀请的北京大学刑诉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瑞华的专门针对刑事辩护业务和法律服务市场所做的“专题夜场培训”。几名律师参加此次小灶式培训和指点。陈教授真正的大家风范,两个小时的时间给律师们带来了技能、思维各个方面的接近颠覆式的理念冲击。让律师得以体味营养丰富的精神盛宴!
5月30日上午中国民诉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师大博士生导师李浩用大量案例从立法设计层面讲解公益诉讼和第三人撤销之诉;同日下午北大博士生导师、《中外法学》编辑傅郁林教授从民事诉讼法律程序宏观设计与运行的角度梳理民事诉讼法律,她以10余年最高院法官仲裁员十余年的经历深度精细剖析了法官临时心证和证据的关系,对纠纷解决机制的与众不同的解析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赵丽娜律师参加全部讨论和学习通过考核并收获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红皮证书。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