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程过半,金牌目前已经拿到44破了历届的纪录。
奥运会做主场当然有好处,增加的蹦床、乒乓团体比赛就大大有利于我们东道主,仅仅是主场的优势自然不能让我们稳居第一,还有运动员的拼搏国家的重视平时的养兵得力等等诸多因素。
对我个人而言,却有说不出的遗憾——主场的遗憾。因为中国是东道主而失却了许多快乐
《十日谈〉中译本的序言作者说过一大乐事乃:雪夜读禁书。跟那感觉类似的,对于我而言,多年来熬夜看奥运的快乐是无法言喻的——四年一次的欢宴啊。
在电视报或体坛周报的赛程表上标上自己憧憬喜爱的项目的赛时,用粗铅笔勾画加重,提醒
自己一定不要错过。闹钟-BP机-手机设置提醒服务,深夜里爬起来看奥运的滋味,是妙不可言的。
就像成长的初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多珍惜多宝贵的放到柜橱最上面,要踩着板凳才能够到,闻一闻,撕一点点,尤其是偷着去做这些事情——背着大人去做的那种快乐。
主场不需要倒时差,不需要熬夜,就像一块块大肉丰盛的餐点端到我的眼前,甚至在网上你想看不到都不行,QQ、信箱到处都随时播报着战况,一点击就进入了,随便挑台想看哪个视频就能看到。
就是这样丰盛的大餐吃着,却感觉比往年少了些什么?
没盼头,没悬念。金牌拿到真的手软的时候,自己这个观众感觉缺了点什么?
朋友说:独孤求败!
我摇头:不是。
独孤求败是境界了,恰恰我感觉不是上了境界提高了层次,而是一种失落。
怎么对奥运的期冀对“大肉”的爱就那么容易地淡了下来?这不才4年吗?只是因为是主场,多得的那几个优势项目也不气势。没有熬夜看有悬念的比赛的感觉也不爽?
我妈听我的论调,评曰“烧得”
人,没追求了就会烧得慌。
金牌榜稳居榜首,开幕式圆满成功,运动员风采奕奕,还要求什么?
于是没事找事地烧包地说:哎,怎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呢?
茅于轼先生说的好:人的幸福感和它得到的物质享受成反比。
打着这些的同时脑海里闪过的是24年前拿着小板凳在12寸的黑白电视机前托着下巴看女排比赛的直播的高兴劲:一家人在喊着加油,如同亲临赛场,胜利欢呼的刹那,外面鞭炮声响起。。。。。。
(声明:本站所使用图片及文章如无注明本站原创均为网上转载而来,本站刊载内容以共享和研究为目的,如对刊载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站站长。本站文章标有原创文章字样或者署名本站律师姓名者,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