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价格
操纵四策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要遏制有可能在南方城市蔓延的“米粉涨价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应深入剖析米粉产业的上下游环节,充分掌握影响米粉价格的各种因素。
二是切实掌握米粉厂家的生产经营状况。
三是培养竞争主体。
四是打击价格操纵行为。
价格操纵 若隐若现
1月18日,柳州市主要米粉厂家向下游的批发零售商、米粉摊和米粉店的经营户发出“涨价令”;21日,柳州市切粉、榨粉每公斤涨至1.9元至2.1元,与此前的批发价每公斤1.4元至1.5元相比,涨价幅度最高接近50%。
价格上扬给米粉零售店带来了冲击。南宁市民主路上的米粉店老板莫建铭说,因为原料米粉和食用油、肉类价格上涨,一碗米粉利润下降了3角到4角钱。莫建铭说:“零售店里米粉的总利润下降接近20%。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现在开粉店仅仅比外出打工好一点点。”
南宁市东葛路又益轩米粉店营业员小陈告诉记者,米粉涨价已经开始对顾客数量造成影响,“一些顾客看看价格表就不点单了。”
柳州低保户杨志卿说:“一个月的低保收入不过几百元,涨价后一两米粉要4元钱,一个月下来,吃米粉就要花掉近百元钱。实在是吃不起。”
一些米粉厂家将价格上涨归咎于大米、食用油、煤炭、水、电价格上涨。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宁市五里亭、新阳路,柳州市五里卡、跃进路等农产品粮油批发市场中,原料大米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油类也相对稳定。
柳州市米粉零售店一位店主透露,米粉店说是米粉厂把价格抬升了,米粉厂又说是粮食价格上涨了。“但真正操纵价格的核心是米粉厂,掌控大部分米粉生产厂家甚至采取米粉运输过程中通过威胁、恫吓来打击其他竞争对手。”
政府出手 打击垄断
得知米粉涨价消息后,南宁市物价局组织调查组,对南宁主要市场米粉销售情况和生产厂家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米粉加工厂进行提醒告诫,要求厂家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经营;1月8日,南宁市物价局召开米粉加工厂和米粉店两个价格政策座谈会。终因“调查取证难度很大”,迄今未取得实质进展。
1月20日,柳州市物价局在得知米粉厂家下发“调价令”后,召集15家米粉生产企业负责人召开“米粉价格政策提醒会”。
面对米粉价格飙升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柳州市市长郑俊康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为此,柳州市迅速成立了由物价部门牵头的包括商务、卫生、公安、粮食、工商、食品药品监督、整规办等部门在内的联合调查组,负责米粉涨价事件的调查及治理工作。
当调查组到各米粉厂家调查时,米粉老板们玩起了“躲猫猫”——粉厂老板们纷纷“奔丧”或者“有事不在家”,让调查组找不着负责人;要么拿出一模一样的“成本核算”给调查组,“成本核算”相似度如孪生兄弟,连末尾的“望各位原谅”字样都相似;要么说自己没有账目可查,“我们都把账记在了脑子里……”
1月24日下午,柳州市政府严令所有米粉厂家无条件恢复至1月21日涨价前的价格。
25日,柳州派出联合检查组奔赴各粉店检查米粉价格,一些提了价的米粉店,经过耐心解释,当即恢复原价。“米粉涨价潮”戛然而止。